数码精修时代为什么有人喜欢拍立得?
发布时间:2024-10-27 10:52:24

  小栗的收藏品里有一张高糊的拍立得照片,正面是小栗一大家人的合影,背面是用紫色荧光笔写下的“让爸爸拍下的最后一张胶卷全都糊了,这波操作直呼6!”

  家书小编通过社交媒体采访到了几位拍摄者和拍摄对象,聊了聊他们在照片里的幸福。

  4月的南京,颐和路上木香花和蔷薇花开得正旺,春天的气息与历史的沉淀交织在一起,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。

  “一条颐和路,半部民国史。”小红书上的标题让小芝心动不已,拉上朋友一起去颐和路打卡。朋友带上了拍立得,邀小芝一起合影。

  那是小芝第一次看别人使用拍立得。小芝和朋友摸索着合影且不出废片的攻略。

  按照教程,小芝拿起手机调至模式,调转手机让前置摄像头位于下方,朋友再将拍立得的取景器贴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处。

  拍照时小芝一只手在前面举着手机,一只手背在身后,用力踮着双脚,尽量使自己和朋友在一个高度上。朋友则双手举着拍立得并按下快门。相纸缓缓吐出,还需要时间来显影。朋友拿着相片上下甩动,小芝在她身后踮着脚、歪着头,等待着呈像后的照片。

  看到这张两人努力拍出的实体合影后,小芝后来告诉我们,“我想这张照片会在我的记忆里永存。”

  小希是成都的大三学生,寒假时刷到很多拍立得摆摊的帖子,抱着尝试的心态和朋友在文殊院旁摆了个小摊。

  样片、相纸等用具都摆在了一个翻盖纸箱里,纸箱的盖子上写着“即拍即得,留住此刻”。

  不仅如此,小希还想出两种“产品创新形式”来吸引客户,一种是将相片卡在明信片里,留白处可以写字,另一种是将相片装在专门的卡袋里便于摆放。

  令小希印象深刻的是客户是一位退休的老奶奶。有天早上,一位老奶奶从前面的小摊一路走来,在她们的小摊前来回观望。小希一开始并没在意,后来还没等小希开口介绍,这位老奶奶就主动表示想要体验一下。

  她拿着自己买的鲜花,一遍遍询问自己的发型、角度等是否合适。当小希拿着拍好的照片递过去时,奶奶满意点了点头,小希说自己心里也甜甜的,因为“拿在手上和在手机里看还是不一样的,实体照片很有纪念意义。”

  在拍照如此普遍方便的当下,需要相纸、等待、尺寸有限、像素不高的拍立得为何会受到喜爱?

  天津的小栗,成功保研到了北京的一所双一流大学。去年过年时,她回到安徽老家,一家人都喜气洋洋。大年初一,小栗在院子里见证家人进行的“过年必备节目”——磕头,按照辈分有序进行。爸妈做榜样先给爷爷奶奶磕头,然后一代代传下去。

  看着这温馨的画面,小栗拿出拍立得给爷爷奶奶和他们的曾孙拍了一张合影。拍好后,爷爷拿着稍显模糊的照片,仔细地去摸照片的边缘,脸上洋溢着笑容,感叹“拍的真好,这是四代人了呀。”

  其实照片有点过曝,但足够看清三人脸上的笑容。在爷爷看来,这张照片饱含爷孙情,是传承的象征,有着四世同堂的幸福。

  今年小栗回家过年时,爷爷还在和她念叨这张拍立得照片。小栗发现,村里老一辈人都很喜欢这种神奇的小礼物。当她给村里的长辈们拍照并马上送给他们时,大家一边看照片一边聊天的氛围特别好,减少了很多尬聊的不适。小栗也体会到了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的喜悦。

  在小栗看来,这些实体照片会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安慰,让过年时儿孙绕膝的幸福感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能一直陪伴着他们,缓解孤独和对儿女们的思念。

  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,拍立得拍出的实体照片在很多方面自然比不上手机里精修图,但拍立得照片自带一种独特的“氛围感”。

  去年圣诞节,沈阳商场里的店铺几乎都放了圣诞树,门头上挂满了雪花、铃铛,很有圣诞节的气氛。小佳是沈阳某校的大二学生,和朋友在商场逛时心血来潮拍摄了一张拍立得照片。在拍摄过程中,店员耐心指导姿势并帮忙整理帽子,“情绪价值直接拉满。”

  经过diy装饰后,这张照片变得独一无二。第一次体验拍立得拍照的小佳,在等待成像过程中格外期待。这张带有装饰品且能摆放的照片,让普通的一天变得不普通。小佳说,“追求实物能够让我有一种真正拥有的感觉”,原图直出的实体照片更能承载幸福感,无法修改才显得格外珍贵。

  小芝也有同样的感受。拍立得拍摄的相片虽然没理想中的好看,但每看到它,她总能回想起和朋友一起出游的欢乐时光。拍摄实体照片的种种不便,反而让拍照瞬间的记忆变得更加清晰。

  拍立得在数码拍照和精修盛行的当下仍有立足之地,喜欢的人似乎还越来越多,其实并不难理解。这种看似不便、受限、原始的呈现方式,恰恰提醒我们真实的生活也是如此:一旦发生,无法擦除。因为有限,才显珍贵。

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“家书工作室”,原标题为《数码精修时代,为什么有人喜欢拍立得?》。

  本文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“WeChina微观中国”项目、未来编辑部一流课程的学生实践作品。

  欢迎您通过投稿、提供线索等方式,和我们一起,在宏大叙事里找到微观中国!联系方式: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TOP